欢迎来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官方网站!

TALENT TEAM
人才队伍


团队带头人:骆季奎,国家特聘教授


QQ截图20211228160712.png

团队带头人物 骆季奎


骆季奎教授博士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英国卡迪夫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其后在 Newport Wafer Fab., Philips Semiconductor 及Cavendish Kinetics ltd公司从事CMOS工 艺、UMOS及MEMS等方面的研发,分别任高级工程师,项目主管和研发部经理。

2002年转入英国剑桥大学电子工程系,任高级研究员和MEMS方向学术带头人,2007年起成为英国博尔顿大学教授。2020年起在浙江大学任教,目前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SAW, FBAR,微流控器件,生物传感器,微能量收集,无线无源和自供能无线传感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在Nature Common. Ad. Mater. Prog. Mater. Sci. Nano Energy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270多篇论文,国际学会上作了200多场报告,其中30多个为主旨和特邀报告。




团队主要成员

董树荣教授,博导,智能传感和微纳集成所所长,JKH专家 

金浩副教授,博导,智能传感和微纳集成所副所长

汪小知副教授,博导,智能传感和微纳集成所副所长

杨宗银,浙大百人特聘研究员

李宇波副教授

叶志副教授

曹臻副教授




团队建设领域

1.基于声表面波的恶劣环境用无线无源传感系统;

2.高性能薄膜体声波(FBAR)和滤波器;

3.柔性/植入/穿戴/可降解电子及系统;

4.生物电在疾病检测、诊断、康复的应用;

5.微流控、片上实验室和生物传感和检测系统;

6.微能量收集器和自供能无线传感系统;

7.纳米材料、二维材料的纳米电子器件;

8.透明电子系统;9.微型光谱仪。




具体模块简介

生物体智能感知与反馈系统研究

微信图片_20211228160947.png


生物传感及电刺激作用将生物体状态的实时监测、反馈进行集成,融合智能感知与反馈系统,对于细胞生长、组织修复等具有重大意义;双电层(EDL)电容,作为一种超级电容,具有高信噪比、高鲁棒性等特点。本课题组基于EDL原理,采用柔性电极进行仿生浓度传感器及其阵列化研究,实现细胞、伤口状态的实时监测,并结合电化学及生物电原理探索电刺激反馈的作用机制,实现脉冲可週的柔性电刺激壳聚糖敷贴设计。





透明晶体管的产业化应用


640.png

本项目基于高稳定、高性能的透明薄膜晶体管,在玻璃上实现全透明的半导体集成电路。  具有材料环保、大面积生产、价格低、透明等特性,拥有10多项中国或美国专利授权、10多年的技术开发积累,技术壁垒高。目前应用于大面积透明指纹或掌纹识别、全新透明电子防伪标签、生物DNA检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