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官方网站!

TECHNOLOGY SERVICES
科学研究

“金研学者”巡礼|魏江:迎接挑战,定义未来







编者按:作为浙江大学与金华市全面战略合作的重要平台,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以构建科创中心、人才中心和智库中心三位一体的新型科研机构为使命,全力打造浙中第一科创引擎,努力为金华高水平建设浙江中西部人才科创中心和共同富裕现代化都市区提供有力支撑。为充分展现我院科研优势和前沿成果,小编特开设“金研学者”巡礼专栏,每期介绍一位学术带头人,旨在展示研究院科研力量,更为挖掘科研团队背后的故事。让科研有温度,让创新有深度。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金研学者”魏江,作为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副院长的他,同时也是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科技创新与政策研究中心(智库中心)主任。



何谓管理?


2021年,浙江大学EMBA教育中心开课,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魏江教授为新生做“院长第一课”演讲。演讲中,魏江院长提到——20世纪的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家彼得·德鲁克,在被问其一生最重要的贡献这一问题之时,已耄耋之年的他回首往事,以积淀一生的管理研究实践,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早在60年前,我就认识到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和功能......我围绕着人与权力、价值观、结构和方式来研究这一学科,尤其是围绕着责任。管理学科是把管理当作一门真正的博雅之学。”



图片



管理,是使命、是责任、是实践。

时间回到如今,沧海桑田,人世浮沉,改革开放的春雨一改中国大地,商业模式蔚然成风,企业发展欣欣向荣,数十年的光阴中亦不乏风雨,从国际贸易战到科技战,角力何曾停歇;从经济危机到新冠疫情,考验接踵而至......“何谓管理”,在全新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作为新一代管理人,又该如何面对这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年轻的学生们迫切地追问答案,望眼欲穿。而在演讲现场,魏江院长为EMBA的同学们讲述了一个故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武汉,在除夕那天晚上,由于公交停运、出租车停运、没有自有车,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金银潭医院夜班的一位医护人员下班后,无法回家。一位年轻人,在朋友圈看到求助信息后,犹豫了一个小时,他想去帮助那个医护人员,但城市封城,又是除夕,难得有机会与爱人、孩子过个年。但想到医护人员回不了家,心里非常不安。一个小时后,他瞒着妻子担任了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出行的志愿者,第二天他影响了更多人加入,最后形成了几十人的志愿者团队,在他的带领下,奔走在武汉的大街小巷。

年轻人的名字叫做汪勇,是一名普通的快递小哥。



图片



“汪勇的事迹报道触动了我,我动员了MBA/ EMBA各地的校友们,做我的访谈对象,了解企业发展的困难和应对之道,与我一起调查数据,三天后就形成了智库报告呈有关媒体,一个星期后,我完成了《重疫之下的产业政策》的电子书,报中办,报教育部等。”魏江院长说,“我当时想,汪勇是个快递小哥都如此有担当,难道作为大学教授不该有所作为吗?”

“与汪勇这样普普通通的小年轻比较,我们有没有担起自己该担的责任,我们有没有像快递小哥那样感恩这个时代,我们有没有随时想到能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魏江院长问道。

正如德鲁克所述,领导是一种责任,而非职位或者特权。斯人已逝,芳草常青;管理,无论在过去,还是在未来,都始终是责任、是使命。



管理,乃博雅之学


治学数十载,以至于今,魏江院长获国家首届优秀教材奖1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目(领衔1项)、二等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4项,浙江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等4项,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浙江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蒋一苇优秀经济成果奖1项,其他奖励10多项,可谓硕果累累,百举百捷。


治学之外,现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的他,还肩负着育德树人的使命。成就颇丰的他,对于管理学教育,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管理学,理贯穿哲学、历史、政治、文化、经济、心理、社会等各种学科的交互历程,是一门具有自己思想哲学的学问,是博雅之学。”

“‘一所商学院在道德上站得住脚的唯一使命,就是教育学生,在他们的管理下让组织变得更加富有成效,而不是把学院的使命视为最终追求个人私利的手段。’这是德鲁克写给《经济学人》编辑部的一封信。这才是商学院应该追求的使命和目标。

六朝之事,岂成门户私计?

育德树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如果连浙大管院培养出来的EMBA学生,都是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没有民族社会之责任,没有产业之担当,我们国家的产业还有未来吗?”



图片



魏江院长认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有责任做好三个回应。

“首先回应世界,更关注本土化。用本土的管理思想和哲学,去为全球的管理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其次回应社会,更关注人本精神,推动人本主义,培养社会精英群体。再次是回应企业,更关注内生要素,做有内涵的企业家,创造有内涵的可持续性发展。”

高等教育,万不可落于职业教育的窠臼,不仅仅在于传授单一学科的职业技能,而应致力于拓宽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而培养学生以思辨为主的综合能力。在此之上,也需贯彻二阶追问,而濡染崇高;历经沧桑不忘自省,以守护初心。

如此,堪称博雅。



作别过去,定义未来


要改变中国,改变世界,首先需要改变自身。魏江院长深以为然。站在时代的节点上回首历史,展望未来,得出两个重要结论。

1 科技革命正在加速。

2 旧的范式正在被逐渐取代。


当今社会的潜在问题在于,科技颠覆了现实,然而管理却尚未突破局限。近现代至今,以科学为界,我们已跨越了工业时代、原子时代与信息时代,然而管理的范式却依旧停留在100年前的管理场景。

上世纪初,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经济人”假设,他在书中提出:“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并为此可不择手段。”基于这个假设,从工业社会一直到现在,我们仍然会认为管理就是要控制人的自私和懒惰,要把人严密的控制和监督起来,使被管理者听指挥、服从命令,不要偷懒。

然而,由于新兴技术的崛起,大量的知识工作涌现而出,这套管理的方法已经不完全适用。传统的体力劳动,通过计时计件等方式容易进行量化管理,从而提高效率,然而对于医生、设计师、律师之类的知识类职业,这些量化管理无异于削足适履。


综上所述,魏江院长总结道——“谁能创造新的管理情境,谁就能成为未来的颠覆者。”站在时代的节点上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科技创新和范式进步才是不二法门。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管理者更需要前沿管理知识的引导,以真正发挥社会潜力。


如今,在魏江院长的领导下,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科技创新与政策研究中心在金华地区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积极开展新型管理模式的探索实践,以贯彻和落实新发展理念,激发政府和产业的创新活力、构建现代化产业链。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科技创新与政策研究中心,将成为新型管理的探索先驱,为当地产业发展以及管理界实践经验的积累倾策倾力。


“在历史性转型的今天,最大的挑战不是’未来已来’,而是’过去未去’。”魏江院长如是说。与魏江院长同行,我院也将持续开拓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与政策之间的有机结合,为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议,从而迎接未知挑战,以扎实的实践成果定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