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官方网站!

NEW INFORMATION
新闻资讯

创新制胜 打造浙中第一科创引擎 ——写在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成立一周年之际





WX20220924-173041@2x.jpg




有一些日子,注定被铭记。它成为历史,却在开创未来。


2021年9月24日,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揭牌成立,开启浙大、金华校地合作新篇章,标志我市推进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迈入新起点。



图片




研究院不仅是《金华市人才科技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市区首个重大招院引所项目,也是浙中科创走廊布局建设的关键项目。“我们的使命愿景是通过构建科创中心、人才中心和智库中心三位一体的新型科研机构,打造浙中第一科创引擎。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金华研究院院长顾臻介绍说,研究院正全力锻造“政产学研”融合创新的金华模式。


落地,而后生根。一年来,研究院建设一步一个脚印,成效显著。笔者获悉,该院下设转化药学创制中心、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和智库中心,重点围绕智能感知与5G通信、生物医药与智慧医疗等领域开展前沿关键技术研发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育和高科技企业孵化。同时,围绕金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为金华高水平建设浙江中西部人才科创中心和共同富裕现代化都市区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

▲ 顾臻团队



集聚更多高端人才


天朗气清,秋色宜人。胡红华博士喜欢站在阳台看风景,柔和的风不时掠过耳畔,令她心旷神怡。8月份从澳大利亚回国的她很快爱上金华,“平生第一次来,金华很美好。”


胡红华是分子微生物学博士,主要从事细菌生物膜的感染和防治研究,前些年一直担任澳大利亚悉尼麦考瑞大学研究员,学术成果斐然。“我对祖国怀有很深的感情,很荣幸能到转化药学创制中心工作。”她说,有激情也有信心带好团队干出一番事业。


引育一批高层次人才是研究院的一大重点任务。“打造高能级平台、推进高质量发展,当务之急是引育高素质人才。”顾臻表示,研究院想方设法招引海内外人才,并为他们发展提供多样化通道,打造具有金华研究院标签的人才招引、人才培养范式。目前,研究院在金华有关人才政策基础上制定《“浙大双龙学者”计划》,进一步加大引才力度。


截至目前,研究院引进各类专业人才逾百人,其中在金华缴纳社保43人,双聘引进国内一流高校教授34人。如今,共有在院A类人才1人,B类人才3人,C类人才11人,博士37人,硕士23人。左广垒就是其中的一名博士,“研究院定位高、平台好,我的专业与工作要求十分契合。”他说,金华一流的人才政策和浙大强大的学术背景,令他对未来职业发展充满信心。


“希望能尽快把创新成果在金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曾在耶鲁大学医学院工作的柳扶摇博士于前不久加盟研究院未来医药工坊项目,并担任首席科学家,将从事血管靶向的脑部疾病治疗等相关研发工作。


制造业是金华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富民之源。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金华有基础、有条件,但同时面临如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命题。研究院副院长余露山说:“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将积极开拓新思路,探寻新领域,澎湃新动能,发展新能级,铸就新的辉煌。”


针对金华医药产业人才短缺现状,研究院依托浙江大学药学学科,围绕企业需求,探索全新的育人之路。今年,转化药学创制中心招录了21名药学大类的专业研究生,其中2名专业博士研究生、19名专业硕士研究生。据浙江大学药学院副院长、金华研究院转化药学创制中心主任张翔南介绍,除了强化专业理论、提高动手能力,这批学生还要学习工商管理等知识,为学生“毕业即就业”做好准备,助力他们成为高效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图片

▲ 转化药学创制中心团队



催生产业发展动能


9月16日,市委八届二次全会指出,要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奋力交出“两个先行”金华高分答卷。其中,“聚焦‘实业兴城’,建设科创智造高地”是关键一招。


当前浙江正把创新作为发展第一驱动力,用超常规力度赋能三大科创高地建设,金华亟需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对此,我们提出‘创新驱动,企业牵引’发展战略。”顾臻表示,通过成立企业、合作企业、服务企业和引进企业等形式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研究院将围绕前沿科技,力争3~5年内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并以产品研发为导向,全力在转化落地上实现突破。


“深刻感受到金华企业对科技创新、对延伸产业链的迫切需求。”金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新民于去年10月起常驻金华开展工作,“近日,义乌一家环保企业慕名而来,希望与我们开展项目攻坚,攻克‘卡脖子’技术。”


从“一张白纸”到声名渐起,一年来,研究院工作人员克服种种困难,付出大量心力。三大中心的教授、博士们纷纷走出办公室,奔赴永康、义乌、东阳等地企业开展一线调研,了解企业实际需求。


“浙大金华研究院落地,对企业来说就是福音。”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胡寿仁深刻认识到,企业要长足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和人才支撑。近期,他与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工作人员频频对接,商讨相关合作事宜,“我们将共建企业科研机构,致力打造‘未来工厂’,以智能制造来推动转型升级,继续引领全国杯壶行业发展。”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主任、金华研究院副院长、信息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杨建义说,站在新的方位,必须充分发挥科技撬动社会发展的杠杆作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联动,将创造未来的主动权紧握手中。截至目前,该中心团队与我市脉链、哈尔斯、王力集团、星月集团、东晶电子、环宇、歆雅等企业开展技术交流、以及洽谈平台合作、人才引育等,其中哈尔斯已进入实质性样机验证阶段,与脉链、歆雅成立了联合研发中心。


除了致力强化合作推动本地产业转型升级,研究院还注重引进新企业。笔者在金华科技城看到,金华硅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装潢已近尾声。这是一家专业从事磁阻电机和控制器的服务商,团队创始人和核心成员均为浙大校友。“我们选择落地金华,既是因为这里有较好的产业氛围、政策扶持,也缘于研究院强大的人才支撑。”该企业市场总监闻金水说,将完全依托金华本地市场开发生产新能源汽车小型电机,市场前景广阔。


以项目带动产业“加速跑”。截至目前,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完成浙江省科技厅“尖兵”“领雁”技术攻关项目申报4项,参加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1项,提交发明专利申请14项。转化药学创制中心确定首批入驻的8个项目和1个平台,信息技术创新中心完成团队招引12个。


图片

▲ 信创中心与金华移动签约合作


打造高端智库平台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支持金华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9月16日,市委八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中共金华市委关于学习贯彻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 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中心城市的决定》。


“如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理解这一新定位,是谋划金华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金华研究院副院长、智库中心主任魏江说,中心面向需求、任务牵引、学科会聚、创新策源、开放协作,扼准时代脉搏,“打磨”每一次调研,始终与金华同向,与人民同行。


智库中心成立以来,紧密围绕新发展格局下金华地区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浙江大学学科会聚和专家云集的优势,开展一系列调研。8月底,第一批六期智库报告正式刊印,其中包括《关于解构金华新定位 谋划新发展的几点思考》《义乌小商品市场对外贸易发展现状、潜在风险及对策建议》《对标DEPA推进自贸区金义片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等高质量报告,并已报送市级相关单位;同时,该中心启动第二批智库报告的约稿工作。


今年28岁的硕士研究生郄雨来自山西,现为智库中心助理研究员。前期,她参与义乌小商品市场对外贸易发展情况调研,并参与撰写报告。“我们向多个群体开展调查研究,义商敢打敢拼的精神很打动人。”她表示,但也不可否认面临商户仓储物流成本走高、外贸“东南飞现象”等亟待解决的挑战。


研究的意义在于有益于人类、有助于社会,而研究的基础在于调研。“找准问题是关键,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是核心。”智库中心执行副主任周永广说,仅《义乌小商品市场对外贸易发展现状、潜在风险及对策建议》就修改了十多稿,耗时1个多月。如今,智库中心正逐渐成长为服务支撑金华政府和产业创新的高端智库平台。


随着调研的深入,智库中心工作人员发现,就金华产业发展而言,除了强化科技创新,还需注重企业家管理模式、思维方式的转变。下一步,中心将开发课程,针对行政人员和企业家分类别开展培训,给大家带去“头脑风暴”。


关于这一点,转化药学创制中心执行主任卢建红深有体会。近几个月,他带队走访了全市20多家药企,发现企业家善于学习、注重“往外看”的往往格局大,发展后劲足。“后期,我们也将做一些研究和观察,并竭尽全力搭好台。”他说,中心推动成立生物医药专项产业基金,积极拓展在金浙大校友、全球药学院院友、药学院全球合作单位的交流沟通,不断致力培育产业新动能。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顾臻说,“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是研究院始终如一的坚持。而作为曾获世界青年创新家奖(TR35)的他,提得最多的词是“创新”,“高质量原始创新往往萌发于学科交叉领域,我们研究院已经形成了天然优势,我们将一道见证这些创新成果能在金华土地上高效转化,真真切切促进金华高质量发展,崛起浙中。”



图片

▲ 智库中心团队


【延伸阅读】三大中心简介


【 转化药学创制中心】


转化药学创制中心依托浙江大学药学学科,聚焦金华市人民政府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围绕高端制剂、生物制药、智能医药、新药物靶点和中药康养等重点方向,开展前沿颠覆性技术研发与转化,联合金华市大健康产业龙头企业,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打造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平台、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建设目标】

依托浙大药学学科优势,聚焦大健康产业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开展创新研发、实现人才引育、促进产业化发展和科技合作与交流,打造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创新中心与人才高地。



【 信息技术创新中心】

信息技术创新中心依托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两室一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基地,聚焦智能感知与智能硬件、5G通信与信息处理等智能板块为重点。开展包括城市感知技术、智慧医疗与健康、制造数字化、生态农业智慧化技术等研发和转化,联合金华信息与电子、光电等头部企业,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信息产业,将信息产业推向前沿研发及产业化。


【建设目标】

依托浙大信电学科优势,以信创产业为主攻方向,努力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更多“应用场景”,吸引更多人才加速聚集,全力构筑浙中信创产业发展高地。




【 智库中心】



智库中心紧密围绕新发展格局下金华地区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浙江大学学科会聚和专家云集的优势,以创新为核心要素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依照“面向需求、任务牵引、学科会聚、创新策源、开放协作”原则,采取“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着力打造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率的政策研究与科技创新咨询团队。


【建设目标】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激发政府和产业的创新活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构建现代化产业链,建成服务支撑金华政府和产业创新的高端智库平台。




【 浙大金华研究院大事记】


2021.02 浙江大学校务会同意设立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

2021.03 确定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在金义新区及金华开发区的选址

2021.04 浙江大学与金华市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和共建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合作协议

2021.09 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正式挂牌并召开研究院管理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

2022.05 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获批设立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

2022.06 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管理委员会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

2022.06 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转化药学创制中心首批项目入驻

2022.08 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信息技术创新中心首批项目入驻

2022.09 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与金华市科技局主办双龙科创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