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研成果丨贴敷式微型“盐水瓶”:长效大剂量药物输注贴
编者按:
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是浙江大学与金华市全面战略合作的重要平台,是集科创中心、人才中心和智库中心三位一体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也是服务和推动浙中科创走廊建设发展的重要科创平台。自2021年成立以来,研究院依托浙江大学的技术和人才等优势,重点围绕生物医药与智慧医疗、智能感知与芯片技术等领域开展前沿关键技术研发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育和高科技企业孵化,同时围绕金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和产业化进程,研究院遴选了一批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进行推介。本期,我们将重点推介由转化药学创制中心未来医药工坊项目团队研发的创新产品——用于长效大剂量药物透皮递送的贴敷式输注贴。
当前,在肿瘤、细菌感染以及术后疼痛等临床治疗过程中,大剂量和短半衰期药物(包括化疗药物、抗生素、镇痛药)通常需要患者住院进行静脉滴注/输注泵或者数次前往医院进行药物注射治疗,实现恒定的给药。这种方式不仅治疗周期长,给药方式不便,还有可能会引发疼痛、感染、栓塞等问题。
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顾臻教授领衔的未来医药工坊项目团队,正在致力于开发一款潜在变革传统药物输注方式的贴敷式微创输注贴。这是一种能装载大剂量药物的便携穿戴式给药器件,它能够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于有效治疗窗口内并控制作用时长,提升药物治疗效果,减少毒副作用,为患者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舒适度。
“微针技术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它具有给药方式简单、痛感较轻的特点。”项目经理龚浩宁指出,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轻松地使用这种微针,无需忍受长时间的静脉滴注所带来的不适。微针技术的微创特性可显著降低患者的不适感,使得治疗过程更加人性化,也减轻了医疗系统的负担。
在实验室中,团队已经完成了体外释放与透皮实验,并开展了大动物和健康受试者评估,确保了药物在体内释放的准确性和可控性。
“前期,我们开展了药械结合长效缓释微针产品关键模块的生产调研,目标找到最可靠的生产工艺。”龚浩宁介绍,在研发过程中,团队不断完善可规模化生产的方案完善微针的生产流程,确保其在大规模生产时仍能保持高质量标准。
为了将这一创新技术更快地实现临床转化,项目团队与浙江赛默制药、杭州百诚医药等携手共建联合实验室,加快实现技术的迭代和优化。
“微针技术的临床应用前景广阔,适用于小分子药物、多肽、蛋白、核酸药物、微纳制剂等多种药物类型。”顾臻教授表示,金华研究院为高效促进创新成果落地提供了优质的孵化平台。
未来医药工坊项目简介:
团队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长期从事先进药物递释系统的前沿研究,曾首次报道了血糖响应“智能胰岛素贴片”的原型,提出了闭路透皮递药系统的新概念,率先利用血小板的靶向性研发了血小板偶联药物,并系统拓展了微针的生物医用创制,相关技术正在临床转化。项目团队已开发贴敷式透皮给药器械、细胞偶联药物等智能药物递释平台,用于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重大疾病的治疗。
文稿|水盈盈
初审|毛 俊
复审|卢建红
终审|徐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