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克时艰,从“心”开始 ——我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为金华中学生开授心理网课
4月27日下午,金华市第十五中学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同学们迎来了一堂特殊的网课。因受金华新冠疫情影响,近期这些学生都是居家上网课,当天他们在熟悉的网课空间里看到了两位新鲜的老师面孔,他们是来自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的王腾飞老师和洪佩佩老师。为了减少长期居家上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联合金华十五中,在线上为学生开授以“压力管理”为主题的心理辅导课,并邀请浙大的王腾飞老师和洪佩佩老师分别为七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授课,当天下午共有850余名学生聆听了这两堂“走心的课程”。
王腾飞老师是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求是青年学者,王老师给七年级学生带来的课程主题是《中学生心理调适》。首先,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了我们的压力通常来自哪些事件,找到各自的压力源。紧接着,他为同学们介绍了认知压力的正确方法,他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认知行为疗法中的“ABC”范式来改变和修正自己的认知,并针对中学生比较关注的学业压力和考试应对等话题与同学们展开互动交流。最后,王老师还现场带领同学们进行了3分钟的正念冥想练习,引导学生在压力情境下学会自我解压。
洪佩佩老师是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特聘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家庭关系、协同教养、父母亲子职责压力、青少年发展等,当天她给八年级学生带来的课程主题是《压力应对》。在课程一开始,洪老师便用一系列心理学知识向同学们传达下述观点:压力并不可怕,是正常的生理心理反应,甚至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且中等程度的压力可以给我们带来更优异的表现。同时,洪老师教大家三大方法来有效的接纳压力、拥抱压力、善用压力:成长型思维让我们更加关注于过程带来的成长而非结果带来的压力;压力有益思维让我们期待从压力中学习,视困难和挫折为提升的机会;通过归因风格理论告诉大家“乐观是可以习得的”。
在师生互动环节中,学生们提出了许多各自关心的问题,比如:“偏科怎么办?”、“学习拖延怎么办?”、“我对心理学很感兴趣,但现在接触会太早吗?”……面对这一系列学生的心声,两位老师利用专业知识和自身经验为同学们一一做了解答。看到网课空间中同学们给出的笑脸和认同,两位老师倍感欣慰,他们看到了孩子们是渴望被看见、被理解、被支持。
在浙大金华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与金华十五中共同努力下,两堂别开生面的心理网课在共克时艰的特殊时期得以成功举行,这两堂课不仅为疫情下金华十五中学生排解心理压力提供了切实帮助,更为该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后续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也将联手金华中小学开授更多心理辅导课程,助力金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是浙江大学与金华市政府全面战略合作的重要平台,而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则是研究院下属的科研实践基地,该中心旨在将高校的心理学科专业力量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践相结合,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学研究、科普测评、实践方法指导、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等产学研工作,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